名称:青铜虎钮錞于
年代:汉代(公元前206-公元220年)
尺寸:高31.4厘米 口径14.9厘米
来源:1974年衡阳市南岳区征集
錞于原本是中原地区军用打击乐器,常与鼓配合,用于在战争中指挥进退,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。传入楚国后,深受楚国境内少数民族喜爱,但楚地錞于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民间乐器来使用。錞于内空,顶盘内大多有钮,用于系绳悬挂,以便于用槌敲击。钮多为虎形,也有马形、龙形、桥形等。湖南、湖北、重庆出土錞于尤多,大部分是巴人、越人遗物。巴人主要聚居重庆,先秦时曾建立巴国,他们以白虎为图腾。此錞于顶盘铸虎钮,腰部饰虎形,应是楚越之地巴人后裔的乐器。錞于的大量发掘,从侧面反映出楚地巴人之众和民间音乐之盛。同时更体现了我国南方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。